民法总则诉讼时效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废止了哪些司法解释?废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等116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民法通则》中的诉讼时效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我国《民法通则》的诉讼时效有多长?《民法通则》生效,关于诉讼时效的最新司法解释如下: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1、法律上的“时效性”是什么意思

从法律上讲,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被侵害的权利人未在法定时效期间内行使权利,时效期间届满,债务人取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定时效期间,债权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将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法定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不再保护。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虽然债务人可以拒绝履行义务,但债权人的请求权会受到阻碍,权利本身和请求权并不消灭。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认定没有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理由的,判决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对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视为其自愿放弃该权利,法院依职权不予积极适用诉讼时效,但应受理其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延伸信息:专方优于普通方,也就是说,有专方的地方,就适用专方。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2、民法总则生效,那之前发生的案件可以适用吗

关于这个问题,上海高院的法官们已经给出了详细详尽的解答。摘录供大家参考。这一次,原文中的图片也被移动,以便于阅读。如何处理诉讼时效新规定的溯及力1?如果《民法通则》实施时旧法诉讼时效已过,则不溯及既往。从诉讼时效作为时效消灭的性质来看,此时请求人实际上已经享有了时效利益,诉讼时效已经消灭。不可能因为新法的实施而“激活”时效的消灭(见图1)。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3、诉讼时效适用范围

民事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1。它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包括合同、侵权之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之债、缔约过失之债等。2.不适用财产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绝对权,但其侵权所产生的债权请求权受诉讼时效限制;3.国家财产未授权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受侵害时不受诉讼时效限制;4.民事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不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或者变更其适用。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民法》第188条要求人民法院保护公民权利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和债务人知道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但是,自权利被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可以决定延期。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4、担保时效司法解释是什么

法律的主体性:诉讼时效是为了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未行使权利的,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不再享有胜诉的权利。诉讼时效最新司法解释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如下:第一百八十八条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和债务人知道之日起计算。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但是,自权利被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可以决定延长期限。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分期履行同一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届满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主张法定代理人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法定代理人终止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一条未成年人请求性侵害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从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5、民法典废止了哪些司法解释

废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等116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为有效实施民法典,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际,决定废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等116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总则三年诉讼时效如何衔接适用

2017年10月1日《民法通则》实施以来,诉讼时效由“2年”改为“3年”的规定引起了广泛关注。诉讼时效第一条民法通则施行后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计算的,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关于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的规定。适用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诉讼时效期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二条诉讼时效期间未满两年或者一年的,适用民法通则规定的三年时效期间,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第四条民法通则施行之日诉讼时效中止的原因尚未消除的,适用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第五条本解释自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延伸资料: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民法通则》已于10月1日起施行。《民法通则》是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开篇之作,意味着中国民法正式开启民法典时代。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7、在我国民法总则诉讼时效是多久?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生效,《民法通则》同时废止。一、我国诉讼时效是怎样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和债务人知道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但是,自权利被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可以决定延期。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第一百九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主张法定代理人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法定代理人终止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一条未成年人因遭受性侵害而请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债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的抗辩。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8、民法总则诉讼时效规定有哪些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和债务人知道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但是,自权利被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可以决定延期。2021年1月1日,《民法典》生效,《民法通则》同时废止。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和债务人知道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但是,自权利被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可以决定延期。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分期履行同一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现行有效吗

这是一个很棒的问题,有利于大脑的发展,所以为了我只能给你一个提示和详细的回答,你得自己去探索。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关于时效制度的规定,妥善处理《民法通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关于时效制度的衔接,2018年7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44次会议通过法释[2018]1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10、民法典总则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1次会议通过,2022年3月1日起施行)为了正确审理民事案件,依法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审判实践,

对于同一民事关系,其他民事法律的规定是民法典相应规定的细化的,适用该民事法律的规定。民法典规定适用其他法律的,适用该法律的规定,民法典和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没有具体规定的,可以遵循民法典关于基本原则的规定。第二条在一定区域和行业范围内,长期为普通人从事民事活动时所普遍遵守的民间风俗习惯,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十条规定的习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获嘉县中茂网络有限公司 »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规定有哪些?

相关文章